鮭魚之亂忙壞店員(資料來源:TVBS新聞)

 

從鮭魚之亂和原燒排隊事件看到的奧客文化

 

  最近台灣一個最具有話題性的新聞就是改名吃免費壽司,因為有知名壽司店推出只要姓名裡有有鮭魚完全相同的二個字,就可以免費吃壽司,結果就吸引了很多人為了吃免費壽司跑去改名,引發了鮭魚之亂,竟然有這個多人改名是為了吃免費鮭魚,以後大概也沒有店家敢推出這麼優惠的活動了,就算有也會限制名額或是不要給這麼大的優惠。
  改名這是個人的權利,為了吃免費鮭魚我是覺得很沒意義但這還是尊重個人意願,但是有人吃免費的大餐,然後點一大堆菜沒有吃完,而且最可惡的是有人只吃生魚片然後留下一大堆壽司的醋飯,真的是有夠浪費,但是在台灣以客為尊,面對奧客明明吃不完還拚命點菜,店家也都還是接受客人的點菜,應該大部分的店家也都不敢拒絕,而這次活動是讓人免費吃到飽,還有人這樣子拚命點菜,甚至有人一天進同一家好幾次,簡直是要把店給吃垮,店家到底該不該拒絕呢?
  這讓我想起2014年的原燒排隊事件,那時候就是拿民國93年的10元硬幣可以得到燒肉券,但是名額有限,結果那天本來早上10時才發放,變成早上9時提前發放,很快就發完了,然後引發民怨,拿不到燒肉券的人質疑為什麼提前發放,大家就去找店家理論,結果就是要鬧的人有糖吃,店家再補發燒肉券給這些人,事實上就算準時發你們這些人也拿不到啊,提早發讓你們早一點回家有甚麼不對?結果讓這些不該拿到燒肉券的人都可以拿到燒肉券。
  台灣就是客人最大,本來做生意是以和為貴,盡量避免和客人發生衝突,可是卻也養成這種奧客文化,甚麼都客人最大,像是原燒發燒肉券給沒有領到券的民眾,和這次壽司店免費讓人家吃到飽,明知道客人吃不完也要讓客人繼續點菜,都是太順從客人了,或許有時候客人最大不應該全部都通用,不然每次都要被客人凹,店家實在太可憐了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Baltic 波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